第35章 送审和辟谣
作者:泡杯雅木茶   1982从香江开始最新章节     
    法官阁下你好,我给了我的律师一笔钱,请他去跟美利坚鬼佬购买电影版权。
    结果他贪污掉那笔钱,做了个假的版权证明给我。
    请问我作为受害者,可不可以起诉香江律师协会,因为他们居然给一个骗子颁发律师牌照?
    沈威如果知道翟远内心的想法,恐怕会把手上的证明纸撕碎摔他脸上。
    “有点上贼船的感觉啊。”
    站在湾仔告士打道税务大楼下,沈威心中升起这个念头。
    “居然被一个十七岁的学生仔呼来唤去,我这几年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但是他做的假设真的好他老母吸引人!”
    想到翟远找上门让自己做假证明时,激昂慷慨的一段演讲,沈威忍不住热血沸腾。
    最令他忘不了的是那句:“这件事只要做成,将来整个香江的三级片市场都是我们的!我们要做就做赵高,一步一步爬到最高,听懂掌声!”
    楼上的空调水滴了几滴下来,溅在沈威脸上。
    仿佛翟远演讲时喷在脸上的唾沫。
    沈威擦把脸,目光逐渐坚定,拿着档案袋大踏步走进税务大楼。
    “请问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在几楼?”
    “三十九楼。”
    乘坐电梯直冲云霄,停在三十九楼。
    沈威走出电梯,左右环顾,朝一个挂着电视标识的部门走去。
    “你好,我想申请一部美利坚电影在香江的放映许可。”
    在前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沈威找到影视处相关负责人,开门见山的说道。
    “西片?你们是哪家院线的?”
    影视处这位负责审片的工作人员抬起头来,诧异的看了沈威一眼。
    这两年受到宝岛资本的影响,国外电影在香江很难发行,再加上本土的几大院线,本身也是香江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
    当然更不会干这种引狼入室,砸自家饭碗的事情。
    所以本土院线默认,只在逢年过节时才会放映一两部西片。
    选片时还要注意,不要影响到自家电影的市场环境。
    “我们没有院线。”
    沈威微笑着说完这句话,见审片员脸色错愕,又补充道:“不过我老板正准备开一条新院线出来。”
    审片员闻言来了兴致:“搞新院线?市场都被三巨头分食干净了喔!”
    三巨头说的是邵氏、嘉禾、金公主三大主流院线。
    此时香港电影院近两百家,基本都跟三巨头有合作,外人很难再进来横叉一脚。
    “两年前立法会通过了新一轮的公众娱乐场所修订法案,其中一条是容许在大厦里开设迷你戏院。”
    沈威神神秘秘说到一半,话头戛然而止,笑道:“呐,再讲下去就是商业机密了,阿sir,还是聊回到我今天带来的这部电影吧。”
    立法会1980年通过的这个修订案,影视处的工作人员当然知道,但两年过去市面上还没人尝试过迷你戏院的运营模式。
    香江大把千人座位的戏院,几十一百张座位的迷你戏院能有什么搞头?
    “那就祝你老板有个好运道了。”
    审片员不置可否的耸下肩:“今次要送审的电影是什么?”
    “一部美利坚的三级片,有版权的。”
    沈威说话间,将随身的档案袋递到窗口,微不可察的咽了口唾沫。
    这份证明要是被查出来造假,自己这辈子真的就只能留在城寨里了。
    听到是部三级片,审片员倒没太在意。
    此时香江还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他们每个月都会收到一批本土和宝岛的三级片,早就见怪不怪。
    “狄安娜,帮我查一下这份版权证明。”
    工作人员招招手,将档案袋交给一旁的女同事,又对沈威笑着说道:“正好今天得闲,陪你看看这部美利坚的电影是什么水准。”
    一个多小时以后,审片员脸色难看的从审片室走了出来。
    电影长达三十多分钟的凌辱戏份,让他感觉有些不适。
    “给我一个过审的理由。”
    “响应立法会新规,为迷你戏院做试验性调查,发展香江的电影事业,从而创造更多就业人口,维护社会的稳定。”
    沈威说着翟远教给他的台词,感觉自己的形象都高大了许多。
    审片员顿时露出一副‘咁你都讲得出来’的表情。
    “查过了,版权购买的手续没有问题。”
    刚才检查版权证明的女同事走过来。
    她看了沈威一眼,又好奇道:“不过我根据材料上的版权公司号码打过去,电话归属地是澳洲,不是美利坚。”
    “因为这部电影在澳洲发行过,我们是从当地购买的分发版权,便宜过直接购买美利坚制片方的版权。”
    沈威当然不会说自己没有美利坚的朋友陪着演戏。
    能找到澳洲的号码,还是因为一个同学在那边工作,被翟远用一千块收买假扮澳洲发行公司。
    他面不改色的胡扯一通,又笑着对两位审片员说道:“我过几日还要代表老板飞去澳洲谈其他合作,两位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到时候可以跟我一起过去实地考察,不过机票住宿可能需要你们自费。”
    ……
    “挑!我当时腿都在震,真怕他们同意跟我去澳洲考察。”
    回到屋邨三楼录像厅,沈威跟翟远碰面以后,仍有点心有余悸的说道。
    “一张飞澳洲的机票几千块,你什么时候见过港府的公务员,肯做这种大公无私的事?”
    翟远头也不抬,仔细端详着手里的放映许可,纸张上还带着油墨的味道。
    “阿远,你这样搞,如果美利坚的公司找上门怎么办?”
    梁志超不无担心地问道。
    翟远和沈威都没有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有点蠢。
    八十年代的资讯业务才开始发展,打跨国官司,还是地球另一端的美利坚,开什么国际玩笑!
    “接下来就等珍妮弗的新闻发酵,以及李忠强把配好音的录像带交给我了。”
    收好那张花了番心思才搞到手的放映许可,翟远轻吐了口气。
    两天后,二十岁少女珍妮弗遭到四名歹徒轮番凌辱的新闻,开始出现在八卦小报的豆腐块版面里。
    逐渐有市民注意到新闻,打电话进报馆询问事件详情。
    四天后,珍妮弗的新闻仍然只在八卦小报上流通,但新闻已经移至头版。
    更多的市民打进电话,警方也注意到这条新闻。
    一周后,珍妮弗的新闻第一次出现在大报上面,同时附有警方的声明称,暂时没有收到相关报案,会继续展开调查,同时希望市民稳定情绪。
    同一时间,为了跟大报争抢流量热度,八卦小报除了将珍妮弗的新闻刊登头版,还配上了不知从哪里拍摄的女性遭凌辱的照片。
    虽然很鸡贼的在最角落标注一行小字:图片内容与新闻无关。
    但仍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热潮。
    与此同时,翟远也接到李忠强的电话,收到了他重新配音的电影《我唾弃你的坟墓》录像带。
    “终于全部搞定了!”
    翟远拿着录像带往家走的时候,路上还能听到有人讨论珍妮弗的相关新闻。
    这条新闻甚至传到屋邨大厦,连赵美珍都不准翟瑶晚上出门。
    “这么简单就把事情闹大,我表哥这五千块赚得真轻松。”
    梁志超跟着翟远返回屋邨时,酸溜溜的说了句。
    翟远双手插兜,侧头对他笑了下:“回去告诉你表哥,可以去找报馆辟谣了,起因是他看了一部外国电影,为了博取关注所以编造出这条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