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洪庆世子
作者:孟姜本尊   重生出嫁当天!换亲后姐姐杀疯了最新章节     
    寒衣节几天假,李菁岚和陆伯舟是在溪水村里度过的。
    自从陆伯舟中进士后,溪水村的村民这是第一次见他。
    不免亲切。
    陆伯舟也没一点架子,坐在陆家大门口的太阳下面,和村民们拉家常。
    和村民们谈完了话,陆伯舟深有感慨:“吃饭是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
    在村民们心中最重要的是地里的收成,然后才是穿衣与住行。
    杨老实也找到了增产的东西。
    李菁岚拿过来看了看,感觉有点像是磷粉矿石。
    “先拿几亩地做实验,稳妥着来。”李菁岚说道。
    佃户杨老实用力点头:“俺也是这样想的。”
    溪水村发生的事情,每天都形成文字送到皇帝的案头。
    皇帝看得津津有味。
    陆伯舟和李菁岚对农业重视令他深感欣慰。
    不仅农民认为吃饭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皇帝也同样认为吃饭是最重要的。
    农民吃饱,才不会造反。
    王朝更迭,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民手里没有土地,没东西可吃。
    其余一部分的原因是王爷太多,吃垮了税收。
    皇帝看得心里高兴,把喜悦的来源向几位重臣们分享。
    几位重臣们看得心思更异。
    一个重视农桑的继承人当然比以前那个体弱多病的太子要好很多。
    听说太子在温泉山庄休养期间日御三女,累得咳血。
    如此不知节制,又无后。
    重臣们的心情有点纠结。
    一日酒后,陆审言和殷知海说起陆伯舟。
    “外界都在传,他即将入主东宫。你觉得,他有这个可能吗?”
    陆审言怎么也想不到陆伯舟的身世竟然是皇帝之子。
    以前可是没半点消息传出。
    殷知海摇了摇头:“此事不可议。”
    皇帝怎么想的,谁也不清楚。
    但殷知海却知道一件事情,陆伯舟想入主东宫,千难万难。
    满朝文武大臣不会顺顺当当的答应。
    但他现在已经被皇帝逼迫着站在陆伯舟这一方了。
    根本没有回头的机会。
    一旦皇帝有让陆伯舟入主东宫的打算,他就得立刻去做。
    替陆伯舟扫清障碍。
    现在徐国公已经不搭理他了。
    他知道,徐国公在怀疑察事处的消息是他递的。
    但他真没有。
    他是在调查察事处,却也只是明面上的。
    察事处是皇帝的狗,皇帝伸手一指,察事处就会扑上去咬人。
    现在玄铁军那边的事情也是局势不明。
    虎符回到皇帝手中后,皇帝从没在任何公开场合谈论过虎符的事情。
    殷知海总感觉有场大风暴在酝酿。
    皇帝在等什么呢?
    等陆伯舟和李菁岚回到京城的时候,发现京城外面设了很多粥棚。
    李菁岚低声问,“这是谁家的粥棚,声势真大。”
    陆伯舟瞧了瞧,回答,“这是洪庆世子设的粥棚。”
    洪庆世子?
    赵王的长子。
    李菁岚想起来了,是那位以着书立传贤名传天下的洪庆世子。
    李菁岚转头问:“这位洪庆世子是不是在编纂国史?”
    陆伯舟点头,“他是国史馆总裁,正在编纂太宗实录,听闻已经编出一部荟要本。”
    总裁是国史馆的官员,是翰林院的下属机构。
    陆伯舟身上的职务是修撰,实际上也有修史之责。
    后来职责细分,修史的职责细分出去,只归国史馆管。
    而天文、礼仪、地理、宗潢、礼乐、兵刑等的编纂权力依旧留在翰林院。
    宗室任总裁指导编纂国史?李菁岚感觉皇帝这一招确实挺厉害。
    把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宗室都塞到国史馆去编纂国史,省得他们三不五时找事。
    真出了疏漏,光是翰林院那一关就过不了。
    回到家后,李菁岚和陆伯舟悄声说话:“你这段时间打听一下洪庆世子。”
    陆伯舟双眉一挑:“他有问题?”
    “现在只是十月,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第一场雪都没下,这个时候施的哪门子粥?”李菁岚朝着皇城方向指了指。
    “也许陛下要等的人,跳出来了。”
    第二天,陆伯舟销假开始早朝。
    一连几天的早朝,都是在赞美洪庆世子。
    皇帝没发表任何言论。
    这场赞美一直持续到十月过完。
    李菁岚换上了厚厚的冬衣,还是觉得冷。
    “今年真冷呀。”她缩在壁炉前,盖着厚厚的毯子还是觉得冷到骨髓里。
    “不冷呀!”陆观鱼却觉得很暖和。
    她一边侧头看着周团锦做针线活,一边和李菁岚说话。
    周团锦和陆平的亲事定了,正在给陆平绣汗巾子。
    定了亲后,陆平发奋图强,准备参加明年的县试。
    誓要拿个秀才回来,与周团锦完婚。
    李菁岚已经想好,过完年开始替陆平找房子。
    王家姐妹的亲事也定了,回家备嫁。
    明年周进成亲后会搬到隔壁,周团锦也会一同搬走,然后备嫁。
    陆家的人来来往往,最终又只剩下一家四口。
    高大喜走进来,低声与陆观鱼说话:“晋王府给您送来几个蹴鞠球,还有两匹走马。”
    走马就是走着跑的那种马,个头不高,不颠簸。
    这段时间晋王府经常会送东西给陆观鱼,陆观鱼对晋王的气已经差不多消了。
    听到走马,自是有些欢喜。
    转头向李菁岚请示:“嫂子,道士伯伯给我送了两匹马,要不要收。”
    李菁岚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收了吧。”
    陆观鱼欢喜的站起来,“那我去看看马,团锦姐姐一起去吧,呦呦你也一起。”
    到了前院。
    两匹走马在雪地里站着,身上毛发火红。
    陆观鱼爱不释手的摸了摸马腹,踩着凳子跳上马。
    试着走了两步,喊周团锦,“这马真不错,团锦姐姐,你试一匹。”
    “这马是小孩子骑的。”周团锦虽然这样说,却也学着陆观鱼的样子跳上马。
    走马果然很乖巧,坐在马背上一点颠簸都感觉不到。
    回去后,陆观鱼迫不及待的想向李菁岚炫耀走马。
    刚进屋却发现李菁岚坐在壁炉边睡着了。
    红彤彤的炉火映着李菁岚的脸。
    光影在脸上跳跃。
    高大喜站在桌边,正在整理今天的账册。
    陆观鱼随口说道:“怎么不坐着看?”
    高大喜拱了下手,笑着回答:“奴婢喜欢站着。”
    陆观鱼把板凳往高大喜腿边移了移,“站着多累呀?”
    又看到高大喜的杯子空了,顺手替他倒了杯茶,“我出去玩啦,你好好照顾我嫂子。”
    高大喜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感觉心底的某处地方被一双温暖的手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