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冷静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转回战局。
    于谦的战术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大群的明军溃兵躲入了民居之间,隐蔽在城外民居的狭小胡同里面,自身安全得到了不错的掩护,再加上朱祁钰的悬赏令,已经逐步开始的反击,突袭击杀落单的蒙古骑兵。
    滞留在家里的大明青壮百姓也纷纷冒出头来,时不时偷袭一下蒙古人,砖头瓦片用于空袭,木棒锄头击落骑兵,镰刀和斧子则是击杀他们,顺便割下人头,回头去找朝廷领赏。
    毕竟他们从明军士卒的口中已经得知了,一个人头五两银子,这可比种田和做工赚钱多了,平时一个月累死累活的也就能弄一两多银子,还是很快就花出去了,手里存不住几个大子,现在杀一个鞑子就有五两银子的入账,弄死一个,至少过冬的花销就都出来了。
    战局愈发混乱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毛福寿的骑兵终于赶到了德胜门外。
    他们是从安定门绕过来的,毕竟德胜门外还有一些溃兵,而且于谦已经命令了,德胜门不能开,因此他们快马加鞭,还是花了小一个时辰才赶到德胜门外。
    旗手卫还在死死抵抗着蒙古人的攻势,眼看援军抵达,精神都是一震,战斗力瞬间提升了一节,居然打起了反击,将蒙古人击退了数十步。
    蒙古人也不是傻子,也是抽出了一支队伍,迎向疾奔而来的明军大队骑兵,打算先稳固住阵线,免得被敌人骑兵冲进阵中打乱阵脚。
    战局愈发胶着起来。
    城楼上,朱祁钰还是趴在墙头上眺望着战场。
    眼下毛福寿的骑兵赶到了战场,双方已经恢复了势均力敌的态势,朱祁钰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心中很是高兴,对着于谦道:“于爱卿,毛将军来的及时啊,回头论功行赏的时候多赏赐一下他。”
    于谦这会儿也是踏实了许多,笑着答道:“臣遵旨,一定会为毛将军多多论功的。”
    朱祁钰点点头,道:“眼下战局僵持,于爱卿可有什么破局之法?”
    于谦答道:“回陛下的话,眼下其实不必破局。”
    “为何这么说?”朱祁钰奇怪道。
    于谦笑着答道:“其实眼下战局,不利的是瓦剌。”
    “详细说说。”朱祁钰追道。
    “因为瓦剌人少。”于谦一指城外道:“此次也先入寇,虽然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此次入关,也先一共就带了七八万人,数日鏖战,眼下估计已经伤亡过万,最多也就剩下六万人。”
    “反观我大明,虽然眼下京师兵力不多,但是各地援军正源源不断的赶来,估计再有几日,第一批援军就会抵达京师,再往后则会越来越多。”
    “如果就这么耗下去,我军越打越多,而瓦剌人越打越少,时间久了,局势势必逆转。”
    “到时候,就不是我大明如何抵抗瓦剌人攻城,而是也先要想想如何逃回草原了。”
    朱祁钰点点头:“确是这个道理。”
    旋即又问道:“那于爱卿是否有什么法子可以减少一些伤亡?”
    于谦摇摇头,道:“陛下仁爱之心甚好,但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眼下这个局面,能赢就不错了。”
    朱祁钰叹了口气道:“哎,也是啊!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然后又道:“让户部多准备点抚恤吧。”
    “臣代战死的将士们多谢陛下了。”于谦躬身行礼道。
    他是兵部尚书,抚恤这种事本就是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现在算是国战,涉及大明江山安危,多给点抚恤也是合理的,但是,他是兵部尚书啊,又不是户部尚书,眼下他也在头疼怎么能从户部手里多抠出来点银子呢,毕竟国库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空的连耗子都快饿死了,有了朱祁钰这句话,金濂那个老顽固怎么都得多掏出来点银子给户部,到时候他手里有钱,事情就好办多了。
    蒙古方面,前线的军报连绵不断地送到了也先的面前。
    也先听着斥候报来的消息,眉头皱的死死的。
    他打了这么多年仗,如何看不出来战局已经对自己不利。
    毫无疑问,前线已经打成了一场烂仗。
    蒙古人应该是在旷野上组成军阵,依靠着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击溃敌人的军阵,将敌人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再利用骑射能力消灭敌人。
    也可以是击溃敌人军阵,再追杀溃逃的敌人。
    亦或是引诱敌人追击,用先祖们发明的风筝战术拖死敌人。
    不论哪个选项,都不会也不应该存在和敌人打巷战的情况。
    不过凡事都有一个但是,也仅仅是这个“但是”,才让也先不计损失地将手里的兵力投入进去。
    没办法,入主中原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重现昔日大元帝国的诱惑太大了。
    而如今,他也先在土木堡覆灭数十万明军主力,大明和大元攻守易势,京师眼下是最空虚的时候,如果现在不打,那他这辈子还能不能再次碰到这种机会就说不准了,大概率是不会再碰到了。
    只是,这损失实在是有点大。
    从上午开始,瓦剌部已经损失了数千勇士了。
    这是他也先纵横草原的根基所在啊。
    也先不禁陷入了沉思。
    “太师!前线急报。”
    探子的一声急报将也先的魂儿叫了回来。
    也先抬起头,看向探子,问道:“什么事儿?”
    “明军援军已经抵达,前线已经接战了。”探子道。
    “战况如何?”也先问道。
    探子顿了一下,道:“战况激烈,千户大人说,短时间无法击溃汉人。”
    “短时间内无法击溃么?”
    也先权衡了一下,吩咐道:“命圭林奇出击,务必击溃明军骑兵。”
    “是。”亲兵回应一声,刚要离开,却被拦住。
    抬头一看,原来是济农阿噶巴尔济。
    也先疑惑地看着他,却见阿噶巴尔济行了个礼,道:“太师,我以为圭林奇出击也未必能够击溃明军骑兵,眼下战士们已经连续打了四个时辰了,该收兵了。”
    “是啊,前线已经打成乱战,实在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
    “四个时辰,勇士们已经疲惫不堪,该收兵歇息一下了。”
    “嗯嗯,反正京师这么大一座城池,又没长腿,跑不了,明日继续打也是一样。”
    部将们纷纷出言劝阻。
    也先摇摇头,道:“眼下汉人的军队一半都在城外,正适合我大元勇士击败他们。”
    “现在不击溃他们,明日又怎么能击败他们?”
    “让勇士们去攻打京师城墙么?”
    阿噶巴尔济继续劝道:“但是现在已经是一场乱仗,继续打下去,勇士们也未必能赢啊。”
    “汉人集结了数十万大军,数量远胜于我们,哪怕是一换二的消耗,我们的兵力也无法支撑下去。”
    “那也得坚持下去。”也先有些微怒,道:“今日不消灭城外的明军,我们更没机会攻下京师。”
    “那就撤回草原吧。”阿噶巴尔济出了个主意。
    也先大怒,将手边的将令狠狠拍到桌子上:“撤回草原?”
    “是的,撤回草原。”阿噶巴尔济确认道:“眼下已经进了十月,天气开始转冷,勇士们需要回家储备牧草,为过冬做准备了。”
    “打下京师,什么东西没有。”也先忍了一口怒气,道:“城里有几百万石粮食,你们不知道吗?”
    “城里有数不尽的布料,你们不知道吗?”
    “打下京师,你们就会有百万汉奴,哪怕每个勇士分五个,都分不完,你们不知道吗?”
    “但是我们打不下来。”阿噶巴尔济冷静地道。
    “探子已经回报,居庸关方向已经派出了援军,正向着京师而来。”
    也先面色大变,大怒道:“此事我怎么不知道?”
    阿噶巴尔济没说话,只是俯身行礼。
    旁边一个将领替他答道:“回太师,探子也是刚刚回来,消息才报上来。”
    也先忍住怒气,没有继续发火。
    阿噶巴尔济抬起头,又道:“这只是第一波援军。”
    “一个月后,山东、河南、陕西的援军都会抵达。”
    “两个月后,江浙、南直隶的援军也会抵达。”
    “甚至,如果有需要,湖广、云贵的援军也会抵达。”
    “到时候,近百万大军云集京师。”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不是能否攻下京师的问题,而是如何退回草原的问题了。”
    “阿剌知院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先气得脸都红了:“他只是牵制住居庸关的明军就行了,难道这点事情他都做不好么?”
    “太师不要发怒。”阿噶巴尔济道。
    “其实还有一个消息,是细作传出来的。”
    “什么消息?”也先问道。
    阿噶巴尔济答道:“明国前阵子曾派人出使过辽东,见了脱脱不花,据说是已经谈妥了条件,准备择地,开放互市。”
    也先一下子冷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