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场针对叶瑾的风暴已经逐渐形成了
作者:钩鱼王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最新章节     
    或许你会说老百姓饿肚子是因为人口增加,以及土地兼并严重。
    但是如果有亩产万斤的作物的话,就算是人口增加的再厉害,土地兼并的再严重,老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都不会冒险去造反,毕竟那可是成功率极低,死亡率也极低的一项事业。
    华夏民族是世界上忍耐性最强的一个民族。
    但是也是爆发性和破坏性最强的一个民族。
    华夏民族的百姓可以无限度的忍受统治者昏庸无度,贪污腐化。
    但是忍受到了一个限度之后,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绝对不会像隔壁阿三那样认命,将希望寄托在下辈子。
    也不会像欧洲那些强盗那样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主”身上。
    但凡有一口吃的,有一丝活命的希望,那么他们将是最温顺的被统治者。
    但是如果统治者连最后一丝活命的希望都不给他们的话,那么等待统治者的也是暴风骤雨。
    所以如果真的有亩产万斤的作物,以华夏老百姓的忍耐性,真的就不会有那么多王朝的更迭了。
    而且华夏文明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之久,如果真有这样的作物,也早就纳入了”五谷”之中。
    怎么这个时候才会有这种产物出现啊!?
    所以马皇后和百灵先是愣在了原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她们俩才不约而同的失笑连连。
    马皇后没好气的看了朱元璋一眼,埋怨道,“英儿年少无知,陛下怎么也跟着英儿一惊一乍的,自古以来,五谷”自有定论,如果真的有亩产万斤的作物,岂不是早就传遍天下了!?为何臣妾从来没有听说过?!就算是臣妾孤陋寡闻,但是朝中有那么多博学鸿儒之辈,他们怎么也不知道世间竟有此物?!别说亩产万斤,就算是亩产千斤那也是祥瑞呐。”
    马皇后说的没错。
    别说亩产万斤了,就算是亩产千斤,那也是了不起的祥瑞。
    因为虽然华夏是一个农耕文明,农业生产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中,但是由于没有现代肥料的加持,所以不管是小麦还是稻谷,这两种华夏百姓的主要口粮,产量都一直不是很高。
    小麦在北方的产量差不多在亩产三四百斤左右。
    至于稻谷的话要更高一点,差不多在五百来斤左右。
    但是稻谷适合潮湿闷热的气候,也必须要在水田里种植才行。
    所以受限颇多。
    这也是不管哪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将老百姓吃饱饭作为施政的第一要务,但是老百姓想要吃饱饭却也是一个千古难题。
    如果真的有亩产万斤
    不。
    只要亩产千斤的作物。
    那自己的子孙岂不是能够稳坐皇位万万年?!
    不过马皇后依然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笑话来看待,毕竟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夫人别看咱,咱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这个目光看那个小王八蛋的,甚至差点没把那个小王八蛋给勒死,但是他说的信誓旦旦,咱就姑且信了一回,是真是假,几个月之后便知结果。”老朱没好气的说道。
    马皇后微微点了点头,道,“若真有亩产万斤的产物,那咱大明百姓可是极好的,这叶县令先是敬献了防御天花恶疾的无上妙法,如果再敬献亩产万斤的祥瑞,那他可真的是立地成佛的活菩萨,重八你可不要辜负了人家….”
    “是啊,那个小王八蛋虽然做事鲁莽了一些,脾气暴躁了一些,为人高调了一些,也不知道尊卑,更不知道尊老爱幼,但是他还是有些贡献的,夫人且放心,就算是那个小王八蛋再不堪,咱也会保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只不过,那个小王八蛋昨天好像惹了一桩不小的麻烦,嘿嘿,朕先等等看,等他着急了再出手,这样也能还了他一桩人情。”
    马皇后好奇问道,“惹了什么麻烦啊?!”
    老朱正要开口解释,一旁的小胖墩插嘴道,“皇奶奶,您赶紧尝一尝红薯嘛,很好吃的哦,孙儿这儿还有土豆泥,玉米做的发糕,哦,这是西红柿,很好吃的,这是辣椒,虽然吃起来很辣,但是做菜的时候放一些进去
    也很不错哦。这是方糖,比皇宫里的白砂糖还好甜呢…”
    小胖子像献宝一样把各种吃食都拿了出来。
    马皇后和百灵看到这些吃食都有些懵逼。
    因为这些吃食她们都闻所未闻,更别说吃过尝过了。
    “尝完了这些,孙儿再给您做一碗大大的西瓜冰沙,也超级好吃的。”小胖子继续说道。
    马皇后的注意力再一次回到了小胖子的身上,一脸慈爱的抚摸着他的小脑袋,笑着道,“好好好,不愧是咱的好孙儿,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皇奶奶。”
    说着拿起一个红薯掰开,尝了一口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喜色,“味道果真不错。”
    旁边的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看着小胖子。
    他知道自己这个大胖孙子是故意插诨打科的。
    因为自己这个结发妻子比自己这个曾经的小沙弥还要笃信佛教,要是被她知道叶瑾那个小王八蛋昨天晚上竟然做出了弑佛的举动,还不得马上让锦衣卫去把那个小王八蛋抓回来胖揍一顿!?
    自己这个大孙子就是知道这一点,才会选择在今天回宫稳住皇后!?
    嗯。
    不愧是老夫钦定的继承人。
    不说别的,就说这份尊师重道,就比他那个王八蛋师父强得多。
    所以老朱也没有戳破自己大孙子的这点小心思。
    大咧咧的站起来,对小胖子说道,“既然今日回宫了,就不要去瞎胡闹了,好好在凤仪殿陪陪你皇奶奶,明日一早再回上元县…”
    “知道了知道了。”小胖子正在给马皇后献宝呢,所以语气有些不耐烦。
    老朱气急,抬起脚就一脚踹了过来。
    把小胖子踹了一个踉跄,他才哈哈大笑的走出了凤仪殿。
    等老朱离开了凤仪殿之后,马皇后才放下手里的玉米饼子,一脸认真的对朱雄英问道,“孙儿,你好好跟阿婆说说,你师父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啊!?”
    一旁的百灵也竖起了耳朵。
    小胖子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才用十分认真的口吻对马皇后说道,“我师父他,是一个对百姓极好极好的人。”
    应天府今天的天气状况不算太好。
    乌云密布,天空十分阴沉。
    可能是在酝酿一场大暴雨。
    所以就显得十分闷热,就连书上的蝉鸣都显得十分的疲软无力。
    而昨天晚上发生在弘觉寺的事情,则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应天府内扩散开来。
    而此事也像是一枚重磅炸弹,在这个闷热烦躁的天气下彻底爆炸开了。
    弘觉寺这座受人敬仰的千年古刹,竟然在背地里做了这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啊!?
    肉身佛是假的。
    长生殿供奉先人牌位也是敛财的工具!?
    这让应天府的佛门信众一时间难以接受。
    特别是”肉身佛”。
    他们真的以为是哪位得道高僧法力无边,坐化而成的。
    但是谁知道竟然是将一些年迈的老和尚活活饿死,然后又用极其残暴的手段灌入香油和香料制作而成。手段之残忍,简直让人发指。
    至于长生殿供奉逆贼蒲寿庚,更是大逆不道。
    因为蒲寿庚所作所为简直人神共愤,也是朝廷钦定的反贼。
    将此人的牌位供奉在长生殿不只是想要敛财这么简单了,更像是有人要给这个逆贼翻案。
    如果真的给此人翻案了,那么百余年前福建那些枉死的几十万百姓,岂不是全都白死了!?
    所以就算是将弘觉寺所有秃驴全都砍了脑袋,都不会有人替他们喊一声冤。
    不过和弘觉寺秃驴的所作所为相比,那个被百姓称之为叶青天的上元县县尊叶瑾,行为更是胆大包天。
    因为他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毁坏了如来佛祖的金身法相。
    更将如来佛祖的佛头砍了下来,枭首示众。
    这是什么行为!?
    在是在打佛门的脸。
    这是在弑佛啊。
    虽然很多人能够理解叶瑾的所作所为,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大声叫好。
    但是他的此举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
    不但在应天府佛门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连那些信奉佛教的应天府百姓都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只是因为弘觉寺一案已经上达天听了,所以现在还没有人敢对叶瑾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
    但是只要弘觉寺一案平息之后,那么自然会有人去寻叶瑾的晦气。
    所以一场针对叶瑾的风暴已经逐渐形成了。
    但是他似乎对此浑然不觉。
    因为叶瑾现在正指挥着上元县的差役,将佛祖金身法体上的金粉给刮下来呢。
    反正连佛头都被自己砍掉了,已经把佛门得罪的死死的了。
    再不刮掉佛像上的金粉,岂不是大大的浪费!?
    “大人,所有粮食、铜钱、宝钞都已经装车完毕了,弘觉寺的秃驴们也全都带上了枷锁,是不是该出发回县衙了?!”陈洲走进大雄宝殿,朝着叶瑾拱手问道。
    叶瑾听到他的话,随即大手一挥道,“那就出发吧,争取在天黑之前返回上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