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淳化镇审案
作者:钩鱼王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最新章节     
    搞死他们这些小吏就跟捏死蚂蚁一样容易。
    所以没有人敢不把叶瑾的话放在心上。
    纷纷朝叶瑾拱手行礼,大声道,“属下(小人)领命,必不敢推诿懈怠。”
    “好、都去准备吧,一盏茶之后,我们就出发淳化镇。本官倒要看看,是哪儿来的宵小,竟敢在本官的辖区内犯
    事…”
    淳化镇距离上元县县城不远,直线距离大概有二三十里。。
    不过如果沿着官道走的话,差不多得有五十里地。
    就算是骑马都得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上辈子,叶瑾在看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八百里加急”这几个字,就想当然的以为一匹马一天可以跑800来里。
    这其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表示这份文书十分紧迫。
    换句话说,就是一份文书的紧急程度分为200里加急,400里加急,600里加急,800里加急等等。
    而且也不是一匹马跑完全程,而是像接力赛一样一匹马负责跑一段距离。
    有时候是换人换马,有时候是换马不换人。
    传递消息的人可以不换,但是马是一定要换的。
    因为马的体力真的支撑不了一天之内跑完数百里的距离。
    而且不管是哪个朝代都会兴修官道,一方面是为了商路畅通,促进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传递消息,让中央朝廷能够更好的管理这片广袤的国土。
    这一条条通往全国各地的官道,就是一条条“高速公路’。
    在每一条官道的沿途,朝廷都会设有驿站。
    驿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一是接待迎来送往的官员,官员是有资格在沿途驿站白吃白住的。
    二是传递加急文书。
    每一间驿站不但有驿丞和驿丁,还会饲养多匹战马,专供传递文书之用。
    毕竟古代不像现代这么信息发达。
    就比如说一条某地发生叛乱的奏章,如果没有沿途驿站传递消息的话,往往奏章刚刚递到皇帝的手里,叛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举个例子,根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胡人安禄山叛变,身处长安城的唐玄宗六天后就知道了消息。
    这可了不得,要知道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地方可是在范阳,也就是今天的燕京附近,距离长安数千里之遥。
    然而仅仅六天之后,长安城里的唐玄宗就得到了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消息。
    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唐朝时期驿站制度就十分发达了。
    隋唐时期,中央朝廷兴修的官道以长安为中心点,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
    这些官道沿途都会设有驿站,大概是每30里就会有一处驿站。
    朝廷对驿站传递文书的行程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是加急文书的话,快马一天要行六驿,也就是180里。然后就会在下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着传递文书。
    到了老朱建立了大明帝国,他更是将驿站制度登峰造极,推向高潮。
    大明的国土面积虽然不是历代王朝中最大的,但是驿站数量绝对是最多的,而且功能十分齐全,分为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等等。
    专门从事驿站行业的人员也多达二十多万人。
    只是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勤奋但是多疑的崇祯皇帝为了削减开支,居然裁撤了全国的驿站。
    陕西有一个驿丁因为没有了领工资的地方,就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农民起义军。
    然后十几年后,这个驿丁率领一支大军直取燕京城。
    崇祯皇帝被逼的杀妻灭子,然后自挂东南枝。
    不过在清军入关之后,问鼎中原之后,又将老朱的这一制度重新捡了起来,并一直沿用到清末。
    足以证明驿站制度生命力之旺盛。
    也说明这一制度是一项十分实用有效的制度。
    淳化镇就有一处驿站。
    淳化镇地处上元县县城西北方向,与凤阳府天长县毗邻。
    因为地处应天府与凤阳府两府交界处,所以商业比较繁华。
    如果是往日的话,这会儿镇内镇外已经挤满了赶集的人了。
    但是今日早上突然爆出了好几起入室奸掳的案子,导致镇上人心惶惶,很多女眷甚至都不敢出门了。
    至于受害者家属,也都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在巡检司衙门门口等候消息。
    巡检司衙门与驿站毗邻,都位于镇子前的官道隘口处。
    叶瑾他们抵达的时候,巡检司的兵丁和驿站的驿丁正对来往的行人进行盘问呢。
    “是叶县尊来了…久”.”
    “青天大老爷来了,我们有救了。”
    “还请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啊。”
    “求求青天大老爷救救咱家秀儿,呜呜呜,咱家秀儿今年才十五岁啊。”…
    站在巡检司门口的受害者家属们见到叶瑾骑马来到了巡检司衙门,纷纷朝他涌了过来。
    这时候,张狗子他们也赶到了。
    见这些家属将叶瑾围的水泄不通,也赶紧翻身下马,将他与这些家属们隔开。
    叶瑾骑着马上,目光扫视了周围一圈。
    他发现这时候巡检司衙门门口已经围满了人了,粗摸估计至少得上千人。
    这么多人,肯定大部分都是吃瓜群众。
    不过和之前看他升堂审案的吃瓜群众不一样,这些围观的百姓个个脸上都带着一丝恐惧的神色。
    显然今天一大早就爆出这么多入室奸掳的案子,是把整个镇子的百姓都给吓住了。
    叶瑾这时候也翻身下马,进了巡检司衙门。
    他并没有当众许诺说一定要破案,还百姓公道云云。
    因为作为一县之尊,破案缉拿贼人本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用自己的本职工作去刷声望,叶瑾还没有无耻到这种地步。
    巡检司衙门就是小一号的县衙。
    不过因为主要职责是缉拿盗匪,所以行政功能比较弱,胥吏人数也远不如县衙那么多,也有四五个书吏而已。
    但是兵丁的数量足足有三四十人。
    加上叶瑾带来的两班差役,这会儿淳化镇差役人数差不多得有上百人。
    看到有这么多差役兵丁,淳化镇百姓的心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叶瑾刚刚进入巡检司衙门,就看到院子里堆满了老鼠的尸体,不由得有些疑惑,指着堆成小山的老鼠尸体问道,……n张巡检,为何院子里堆满了这么多鼠尸啊?!”
    张巡检赶紧拱手汇报道,“回大人,这些天我们淳化镇鼠患成灾,每家每户都有老鼠肆虐,田野间更是苦不堪言,还好县衙及时颁布了用鼠尸抵换刑罚,以及鼠尸卖钱的法子,所以全镇百姓都兴起了捕鼠热,不分老幼全都出动抓鼠灭鼠,甚至还有邻县的捕鼠人前来帮忙灭鼠,抓到的(吗吗好)老鼠尸体全都拿来巡检司换钱了杂。”
    叶瑾微微点头,吩咐道,“这些鼠尸长时间放在这儿可能会导致瘟疫肆虐,尽快处置了。哦对了,再埋鼠尸的时候,先在坑里撒一层生石灰,然后将鼠尸扔进坑里之后,再用一层生石灰盖在尸体上,切记不能马虎,知道吗?!今日就把这些鼠尸给处置了。”
    “是。”张巡检赶紧拱手领命。
    叶瑾这才进了正厅,接着说道,“带被害人家属吧,哦,对了,因为今日的案子事关女眷名节,就不公开审理案子了。”
    他又看向赵今夏道,“有些私密问题本官不好问出口,到时候还得麻烦你转述一二。”
    赵今夏赶紧拱手领命,“属下遵命。”
    等吩咐完毕之后,叶瑾才坐上主位,轻拍惊堂木道,“升堂。”
    巡检司衙门不大,不过布局和县衙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审案的公堂虽然比县衙的公堂稍小一些,但是也能容纳几十个人。。
    听到叶瑾喊出‘升堂’两个字之后,十几个手持水火棍的差役立即分列两边,将水火棍很有节奏的敲击着地面。
    嘴巴里齐声大喝道,“升堂…”
    十几个巡检司的兵丁则手扶腰刀,分列两排站在院子里。
    一个兵丁甚至站在巡检司衙门门口的升堂鼓前面,用力敲击着升堂鼓。
    整个巡检司衙门的氛围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巡检司衙门外,这时候已经围满了人了。
    毕竟一个镇子接二连三发生了三起入室奸y案件,其中一起甚至还将被害人给掳走了。
    天子脚下,竟然发生此等恶性案件。
    不但令人发指,而且还让淳化镇百姓惶恐不安。
    深怕自家女眷成了下一个受害者。
    一个刑房书吏走出了衙门,将三家受害人带进了巡检司衙门。至于其他围观的百姓,则全都被拦在了外面。
    张狗子则带着二三十名差役匆匆离开了衙门,朝着三处案发现场而去。
    公堂上。
    叶瑾正襟危坐,看着跪满一地的受害人家属柔声道,“台下所跪何人,状告何事?!”
    “草民赵文明,恳求青天大老爷为草民做主啊…”一个五十多岁,长得肥肥胖胖的土财主大声哭嚎道。
    这个土财主就是淳化镇赵员外,也是第一个受害人的家属。
    在060赵员外身后跪满了一地人。
    几乎都是赵员外的妻儿老小。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脸色惨白,眼睛又红又肿,模样确实有些俊俏。
    她应该就是第一起案子的受害者了。